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汽车信息

1885英国大亨(从人力车夫到上海滩大亨:他告赢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2024-06-02

浏览量: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写过一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祥子是一名从农村来到城里的人力车夫,靠给人拉黄包车过日子。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买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黄包车。可是,他的愿望一次次被击败,成为泡影。

从人力车夫到上海滩大亨:他告赢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力车夫是社会的最底层。不过,也有极少数人力车夫从社会最底层爬出来,爬到社会的中层、上层。比如本文的主人公:顾竹轩。

顾竹轩,字如茂,江苏盐城人,生于1885年。顾竹轩从小家里就很贫困,连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没有可能读书。1901年,顾竹轩的家乡发生罕见灾荒,饥民遍地。为了活命,16岁的顾竹轩从家乡逃出来,跟着母亲、兄长顾松茂等人驾小船来到上海十六铺码头。

从人力车夫到上海滩大亨:他告赢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上海自1842年成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以来,逐渐繁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顾竹轩到了上海后,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内心一定充满兴奋。不过,上海滩的繁华,与一个16岁的乡下小伙子没啥关系。顾竹轩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上海滩生存下来。

好在作为一个大城市,上海滩有更多生存的道路供人选择。顾竹轩没有文化,也没有本钱,只能靠一身力气吃饭。于是,顾竹轩成了上海公共租界协记公司的一名人力车夫,每天拉着黄包车,奔跑在上海滩的大街小巷。

从人力车夫到上海滩大亨:他告赢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顾竹轩当然不想一辈子当一名人力车夫。一年后,顾竹轩就在别人的介绍下,加入青帮,成了青帮头目刘登阶手下的一名门徒,列名“通”字辈。

在上海滩,像顾竹轩这样的小门徒数不胜数,可像他这样懂得钻营的并不多。不久,顾竹轩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招去,当了一名华人巡捕。

华人巡捕在洋人面前噤若寒蝉,在上海市民面前却是威风八面。如果是别人,可能当了华人巡捕后就不愿辞职。顾竹轩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当华人巡捕并没有前途。过了几年,顾竹轩就在赚了一笔钱后,辞掉华人巡捕职位,买了几辆黄包车,开起了车行。

从人力车夫到上海滩大亨:他告赢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顾竹轩当过几年华人巡捕,在租界和华界都有关系,因此车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不断买进黄包车,将地盘扩展到整个上海滩。顾竹轩最多时,车行里有几千辆黄包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上海滩的黄包车,都归顾竹轩管。

顾竹轩不满足于做车行生意,又转向了娱乐界。上世纪20年代初,顾竹轩在南京路浙江路口开了一家天蟾舞台,生意非常火爆。上海永安公司也看中了这块地盘,便串通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勒令天蟾舞台搬走,原址由上海永安公司经营。

从人力车夫到上海滩大亨:他告赢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顾竹轩不服气,决心找洋人维护合法权益。怎么维护?当然是打官司呗。他聘请了洋人律师,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对簿公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是一个全部由洋人组成的独立机构,是设置于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顾竹轩与它打官司,能打赢吗?

官司从上海的会审公廨,一直打到英国本土的上诉法院,最终英国上诉法院判决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败诉,赔偿顾竹轩搬迁天蟾舞台的费用10万银元。

从人力车夫到上海滩大亨:他告赢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这是上海滩开埠以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第一次被中国人告赢。顾竹轩名声大噪,被称为“江北大亨”或“江北皇帝”。

顾竹轩发迹后,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1930年,家乡苏北一带再次出现洪灾,导致许多人流离失所。顾竹轩闻讯后,心急如焚。他当时手里没有足够多的现金,便低价卖掉天蟾玻璃厂,筹集了6万银元,送回家乡,供救灾之用。

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