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汽车信息

河南夏邑县(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车轮印痕诉说大运河码头商业繁盛)

2024-06-01

浏览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5月20日,走进位于夏邑县济阳镇的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文化遗址展示馆,“中国大运河”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展厅内,考古发掘的通济渠河道原貌被很好地保护着,大堤内密集的车轮印痕、行人脚印、木桩遗迹、动物蹄印等,是悠悠岁月的记录,是大运河码头商业繁盛的写照。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车轮印痕诉说大运河码头商业繁盛

中国大运河商丘段,原称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段,自西北到东南贯穿商丘境内,全长约200公里。通济渠开凿于隋代,废于北宋末,在清代早期大部分淤埋于地下。通济渠商丘夏邑济阳镇段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的重点考古发掘点段,也是河南省境内大运河7个遗产点之一。

“大运河在夏邑境内长27公里,贯穿济阳、罗庄、会亭3个乡镇。在济阳镇西街,至今还有一段残存的运河通济渠河道,这也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以东,唯一保留有水面的故道。”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良田说,大运河通航后,过往商旅甚多。不少商旅沿河两岸停留,由此逐步形成集镇。因此地段位于运河北岸,以“水之北为阳”而得名“济阳”,唐初置济阳镇。

2007年7月至8月,商丘市文物考古院对通济渠夏邑济阳段进行调查、考古钻探,基本查清了通济渠济阳镇段的宽度及河床基本结构,发现河道内口宽152米,北堤顶部残宽15米,南堤顶部残宽33米,面积约3.96万平方米,河道堆积主要是黄沙土,并发现了大量隋、唐、宋时期的文物,主要是瓷器。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再次对济阳镇西大运河北堤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上下叠压的隋、唐、宋时期的大堤遗存。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车轮印痕诉说大运河码头商业繁盛

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

“在大堤面上,我们发现分布密集的车轮印痕、行人脚印、动物蹄印,可以想象当时运河两岸繁华之景。”王良田告诉记者,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大堤、堤上建筑基槽、堤外宋代道路等遗迹现象,印证了史书关于大运河堤外官道的记载,也更加充分显示了隋、唐、宋时期大运河航运交通的繁荣,为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和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翔实材料。

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车轮印痕诉说大运河码头商业繁盛

为进一步加强遗产本体保护传承利用,近年来,商丘市加强运河沿线文化资源普查、调查、考古勘探,实施商丘南关段、夏邑济阳镇段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进行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的整体全面展示,并对外免费开放,推进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下一步,商丘市将对遗产点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本体保护,在揭示其文化内涵的同时,通过互动体验区、展演展示区等方式,展现独特的运河记忆,彰显大运河文化,积极发挥大运河文化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