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财经新闻

木角(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2024-04-16

浏览量:

朋友,你去过朔州西山吗?你见过那千沟万壑群峰壁立的西山吗?上木角这颗璀璨的明珠就镶嵌在西山群峰之中。
你知道尉迟恭吗?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就出生在上木角这个小山村,是门神的故里。
你想象过上木角是什么样子吗?从前这里是山高沟深的穷山村,现在是胜似江南的旅游村。2019年这里被确定为全省 “旅游扶贫示范村” 和朔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从2010年平鲁区打造门神文化园区开始,我曾和平鲁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和会员,多次随专家和记者去门神故里进行考察。

2020年的金秋八月,几位友人约我去上木角旅游,我们便乘车出发了。

汽车在新修的柏油公路上飞驰,循着路边的门神文化路灯向上木角行进。友人们让我介绍介绍上木角,我说: “咱们跟着感觉走吧,让遗迹、山水、传说、风情给大家介绍吧。”

车到村口的石窑沟, “敬德故居”几个红色石刻大字映入眼帘, 这就是神奇的尉迟恭故居。一道青石阶梯将我们送到了半山坡,半山坡上新建三孔石窑准备举办尉迟恭生平展览,因还没布展使友人们有点失望。我说:“回去上网看尉迟恭的生平吧, 咱们还是先看看遗迹吧!”

大家手脚并用地攀着羊肠小道爬上险峻的石窑坡,在一片灌木丛生的土崖下,隐隐约约地裸露出半间石窑的搬查石,这就是“尉迟窑”, 就是尉迟恭诞生的地方。大家十分惋惜地说,这么个重要遗迹被黄土湮没了!
2015年,台湾记者来朔州采风到尉迟窑录像,我曾为记者介绍尉迟窑的情况。一位记者听后满腹疑惑地问我,这真是尉迟恭住过的家吗?我说:“是呀,不过与我小时候看到的又不一样了。”那位记者感慨地对我说:“很难想象!”

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确实, 当年叱咤风云的尉迟恭,竟出生在如此偏僻的小山沟里, 就是亲眼所见也很难想象。《新唐书》有“敬德起自幽贱,会天下丧乱,久陷逆地” 的记载,《资治通鉴》亦有“敬德,蓬户瓮牖之人” 的自述。友人们说,若不是史书记载和实地考察, 确实难以想象。

我们站在尉迟窑前,望着深不见底的石窑沟,两千多年的岁月使本在沟底的石窑挂到了半山上,这些年月不知它在这深山峡谷中,默默地守望着什么?

我对友人们说,尉迟恭故宅还残存着这么一点点痕迹,而尉迟恭的祖坟就不这么幸运了。“龟背梁”上的祖坟地碑冢石兽早已不存在了, 坟地在民国年间八路军开荒时辟为耕地,不见坟头无祭祀,满山只闻松柏声,现在仅残存一只破损严重的石狮子了。每论及此,大家都感叹着思索着,每个历史遗迹都经历着由盛到衰的沧桑变迁,尉迟坟也不例外。

我们来到了云游寺遗址,见到那通明朝嘉靖年的《建修云游寺记》碑,碑文载:“古朔迤西皆崇岗峻岭,错连百里许,环远中有乡上无极,重建观音寺,门岭巍峙于东,偏头雄镇于西,南北亦有城堡以御其侮,泉甘土肥,居民纯实。唐鄂公先冢,英雄遗迹昭然尚存,故知为大唐古刹地也。”碑文中的上无极即现在的上木角,碑文对古代上木角的自然地理人文古迹进行了简略概述。

在古庙遗址还见到了那只残缺不全的石狮子,它是平鲁三晋文化研究会在尉迟坟的沟口发现的,村中将它保护起来了。虽经长年累月的洪水冲撞,毁损严重,形状模糊,不过仍可看出它当年的雄姿。大家围着这只残破不堪的石狮子,仔细地审视着、议论着,这大概就是明清史书上所说的“石兽犹存”吧?
英雄远逝了,遗迹消失了, 在风雨剥蚀与朝代兴替中,无情的岁月将它们吞噬了。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才给后人留下极少的遗迹。

村中有九十九眼井的传说 ,据考证至今还保存着六十多眼,这些清冽甘甜的井水,犹如天然的矿泉水吸引着游人。井水距井口不足一丈,在这个严重缺水的区域内,竟然有这么好的水资源?游人在井前观看着碑文并争着汲水,一边喝水一边称赞,还将井水灌在自带的水桶中带回市区,作为奇珍请亲朋们品尝。

遗迹和传说在这个古村落还有很多很多,不断地向人们述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展示着它两千多年来沧桑变迁的痕迹。

门神文化广场位于村中心,是由村里罕见的大沟滩硬化而成。

广场的一块巨石上,赫然刻着“门神故里”四个红色大字。村中将沟中的巨石加以开发利用,就地取材作为标志性石刻,如“门神故里”、“敬德故居”、“丹霞谷”、“西山抗日纪念馆”等。广场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游人都在这些石刻前留影,记录下到此一游的珍贵画面。

广场东北是2010年开始筹建的国公庙,正殿、东西配殿和山门都已建成,现正筹划着正殿的国公塑像和配殿的国公事迹展览。这座颇具规模的国公庙,虽然历经曲折和磨难,但终于涅槃重生,游客都殷切地盼望早日一睹国公爷尉迟敬德之芳容。

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广场西北是新建的西山抗日纪念馆,四合院内辟有窑洞式的展厅和十几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展览馆内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抗战实物。上木角曾是朔县县委、县政府和朔县四区的密秘驻地,曾经历过两次日军屠村大惨案,李林烈士曾在这里住过,一些八路军指战员在这里战斗而牺牲。

游人表情肃穆地观看着纪念馆内的图片和实物,顿觉满室硝烟,刀光剑影,眼前展现出那血与火的战斗情景,耳畔响起了激越的黄河大合唱……

广场的东南是人造天池“小镜湖”。我介绍说:“小时候来上木角,这里曾是陡峭的大石碣和小石碣,如今设计院把大小石碣开发成了人工湖泊,真是峡谷出平湖,当今世界殊。”

“小镜湖”的上湖有小桥可通蒙古包式的餐饮区,置身在这两座高大美丽的蒙古包内,不禁使人穿越时空领略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 的塞外风情。蒙古包内不时飞出一阵阵 “二人台”的歌声,使我们仿佛远赴大漠外的异族他乡。不知是哪位专家把蒙古包克隆到门神故里来,真是神来之笔。

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小镜湖”的下湖水深、湖阔、鱼翔,湖中有几艘游艇供游人划船垂钓。一座大型晃桥飞架在距湖面十多米的高空中,游人扶老携幼到桥上体验着摇晃的感觉,享受着惊险的乐趣,惊讶着深山峡谷中的奇观。整个景区努力打造“4A” 级风景区,力争成为路通景美餐香的旅游区,使门神故里一日游融入朔州人的生活圈。

村西有条深沟美其名曰: 丹霞谷,谷里沟深坡陡,蜿蜒曲折。2020年谷中开辟了一条1200米的环山越野赛车道,并且成功地举办了朔州市越野车拉力赛,赛车道为景区新添了一个好的项目。

穷山、恶水、黄土坡、乱石滩、旧石窑;广场、庙宇、纪念馆、人造湖、蒙古包。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上木角山美、水美、景点美、自然环境美。

上木角村群山环绕,南有桦林峁北有架架山西有寺窊山,四周群山耸峙,山高沟深,村子上空只有巴掌大的一片蓝天。村子周边的小水沟从悬崖沟底钻出来,在村前汇聚冲积形成一百多米宽的沟滩,村子就坐落在这狭窄的沟滩上。沟滩是村中最宽敞的平地,现己硬化成门神文化广场,扩展出这么一点点供游人穿流的空间。

上木角的树真多,榆树是家生的满村满山,杨柳树虽也不少仿佛是野生的退居到山坡沟洼,传说古时桦树最多因此有座山名叫桦林峁。近几十年景区大兴植树造林,松柏树就后来居上了,沟滩山坡全是松柏树,一片翠绿。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土肥水足所以各种树木生长茂盛,景区周边1.5万亩地退耕还林后形成了不同的林带。山顶多为灌木、山柳、串杨,半山多为榆杨桦树和新栽的松树,沟底和半坡全是松柏树,各种树木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机勃勃地成长着。

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许多老榆长在村边的悬崖绝壁上,倾斜而扭曲着身子裸露着树根。它们坚强地让根系依托着大地, 稳固地支撑着生命。它们不正是山区人民积极向上的真实写照吗?

有好山必有好水。“小镜湖”中豆绿色的湖水清澈细腻,映衬出周边群山的倒影和老树的投影,是那样的优美!友人问我这湖水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王母瑶池的神水?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他们笑着说不是天上的神水而是地下的圣水。引黄工程曾在白道沟村打了一眼机井,水源充沛,供“小镜湖”之水富富有余。又因两村相距不远,机泵抽水方便,水质优良人们称 “圣水”,两位年轻领导一席话使我们醍醐灌顶。他们还说: “平鲁区委坚持扶贫攻坚,聘请山西风光旅游设计院对门神故里景区进行整体规划,聘请山西九加一园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古村落改造进行建筑设计。”听着他们的宏伟蓝图,看着眼前的巨大变化,游人们情不自禁地说: “扶贫攻坚的政策就是好,硬把个穷山沟变成了旅游区!”
山高,沟深,水美,树绿,游人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夏季这里清凉爽快,是避暑的好地方。风光旖旎,鸟语花香,是天然的氧吧,也是游人休生养性的好去处。

秋天是上木角最美的季节。到了秋季, 不同的林带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山顶上层林尽染,万紫千红。原本绿色的山坡树林被秋霜染成一片色彩斑斓的画面,金黄、紫红、墨绿仿佛倾翻了颜料罐似的五颜六色分外好看。秋风徐来水波不兴,“小镜湖”上乘舟垂钓,荡漾在碧水蓝天下,享受着塞北山沟沟里的青山绿水,欣赏着山水画般的美景,领悟着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真谛。

倘若你有兴致参加这里举办的篝火晚会,还会在充满诗意的篝火旁,边吃烤羊肉边欣赏山村人动人的歌喉和优美的舞蹈……在蒙古包式的餐厅里,以手抓羊肉和烤全羊为主的美食,全系村中牧养的优质绵羊,现宰现烤的羊肉肥而不腻,鲜美无比。

秋天到这个远离喧嚣闹市的山沟里玩玩,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现代游客不仅追求古迹名胜的寻幽探奇,更想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扪读古今人文风情。在游玩中可得到文明的洗礼,能体验生活的情趣,忘却世俗的烦恼,获得身心的放松,岂不快哉!
如果你想品味山村的独特景色, 那就请到西山上木角看看。如果你在钢筋水泥的城堡里困久了, 想带着孩子去山林野外看大自然,去透透空气,那就请到西山上木角玩玩。
上木角的秋天是童话的故乡
门神故里是游人向往的地方
如果您去西山,千万别忘记到上木角

——秋天的上木角

2020年10月于朔州

————————————

支元山,男,1949年生,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一生从教。现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朔州市县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朔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沧桑下木角》《朔师老三届》《朔平西山抗日根据地》《晋绥边抗日前哨》;主编《朔州下木角支氏族谱》

支元山:秋到上木角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朔州市县域经济研究会秘书长、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支元山

标签
友情链接